土木工程不再热门?如何理性看待高校专业热度变化——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胡娟教授

imtoken官网地址 admin 2024-06-16 17:04 55 0

imToken 是一款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工具[ZB],帮助你安全管理BTC, ETH, ATOM, EOS, TRX, CKB, BCH, LTC, DOT, KSM, FIL, XTZ 资产,同时支持去中心化币币兑换功能 ...

央视新闻(记者/刘佳彤):2024年全国高校开学首周,土木工程成为热门话题。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消了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硕士专业类别,随后清华大学辟谣停止招收土木工程专业,将其合并为一个大类专业进行招生。曾经非常热门的土木工程,近几年逐渐成了一个“坑爹”专业:以前“高分才能进”,但现在从意外的招生和目前的情况来看,土木工程专业似乎从热到冷。

理性冷峻是什么意思

那么,土木工程专业是否已经不再热门?如何理性看待高校专业热门度的变化?高校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时,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?央视网《中国教育观察》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、教育学院教授胡娟。

广西大学土木学院教授

《中国教育观察》:您如何看待土木工程专业不受欢迎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人工智能行业?

理性冷峻

胡娟:一个专业冷门或者冷门是很自然的,跟知识生产模式、经济结构、社会分工的变化息息相关。当这些东西发生变化的时候,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,一些专业就会冷门或者冷门。比如人类社会的进步跟工业革命息息相关,现在我们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。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题是什么?就是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。读人工智能的学生,专业就会比较热门。土木工程其实也是社会长期需要的,但是前几年发展得太快,现在萎缩了。所以有的学生会觉得社会需求减少了,觉得自己受到了直接的冲击,专业冷门了。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正常、很自然的。

《中国教育观察》:如何理性看待大学专业热度的变化?

胡娟:我觉得这个可能需要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做一个分析。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遵循两个逻辑,第一个逻辑是知识发展的认识论逻辑,第二个是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逻辑。认识论逻辑其实就是知识为了知识,学术为了学术。人的发展需要探索世界,所以也需要一个专门传授知识、发展知识、创新知识的机构。另外一个是适应主义。大学就是要服务于社会的实际需要,社会需要什么你就得做什么。比如社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,你就得培养这方面的人才;社会这个领域在科技上存在“瓶颈”问题,你就得做这方面的研究。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逻辑,但是这两个不同的逻辑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上是同时在起作用的,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逻辑在起作用,影响也不一样。 比如我们经常把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、应用型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。比如在应用型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大学设置和专业设置上,可能强调的是适应论的逻辑,他们的专业设置应该更加面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。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除了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外,还需要认识论,这是很重要的,知识要发展,要创新。所以有很多基础学科,比如我们经常讲的基础文科,包括文学、历史、哲学,基础理科,包括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,这些学校都会有。比如基础学科在我们看来一般都比较冷门,但是它的“冷门”和重要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虽然没有那么冷门,但是一直都很重要,所以会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设置状态,不会变化那么快,也不会那么忽冷忽热。但是应用型学科就不一样了。 对于应用学科的“冷门”,我们需要再分析一下。应用学科的“冷门”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像土木工程这样的学科,过去发展太快,现在萎缩了,这是正常的,不代表会被淘汰。但还有一类应用学科,可能确实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,它正处于被淘汰的过程中,所以对这样的冷门专业,我们要更加谨慎。

《中国教育观察》: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?

胡娟:高校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优化,基本遵循上述两个原则,一个是认识论的逻辑,一个是适应论的逻辑。当然每个高校的情况不一样,它的优势学科也不一样。有的高校在调整专业设置的时候也会考虑专业的强弱,但是我个人觉得高校在调整专业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,应该走在个人和家庭的前面。因为作为一个机构,它所收集的信息、它对科学前沿的把握应该高于普通人和一个家庭,所以应该更加理性。但是我们确实看到,有些高校在调整专业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理性,处于一种非常有限的理性状态,所以我们可能需要对这种有限的理性进行分析。 如果说它的有限理性也是由于它的认知有限,比如对科学前沿的把握不够,对市场变化的把握不够,导致它的专业调整有些滞后,我觉得这个是可以理解的,也是不可避免的。但是还有一种有限理性就是高校本身缺乏定力,看到什么专业流行,就去设置什么专业,跟风,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因为高等教育机构之所以叫高等教育机构,就是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对世界、对很多事情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。我很喜欢一位教育家说的一句话,高等教育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,而不是社会的欲望。那么什么是欲望呢?欲望和需求是不一样的,欲望是一种很短暂、很浮躁的东西,它不一定是理性的,它往往是急功近利的,它不是本质的需求,高等教育不应该去迎合这样的需求,高等教育应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。 所以我觉得这是高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的,要走在家庭和个人的前面,在社会中起到引领作用。

《中国教育观察》:对于即将报考土木工程等“冷门”专业的学生imToken,​​您有什么建议?

胡娟:基础学科冷门并不可怕,因为基础学科往往跟其他应用学科联系紧密,比如学理科、数学的学生如果考进计算机、金融、经济学等专业读研究生,很抢手,老师认为他们很有潜力,所以这样的基础学科冷门并不可怕。国家其实有一个“强基础计划”,并不是说有些人永远“冷门”,而是说这个专业虽然不那么抢手,但其实很重要。不过我们前面也分析过,如果学生对一个暂时冷门的学科很感兴趣,那也没问题,我觉得就坚持自己的兴趣就好。对于那些被时代和新的生产模式淘汰的应用学科,如果“冷门”,我觉得学生和家长报考的时候要非常谨慎,大学也应该尽快调整这样的专业。所以我还想强调一点,关于“冷门”专业。 专业热度的变化引起如此大的关注,恰恰说明我们在教育上要特别重视思维教育,不能有太浓厚的专业教育。在高校的设置中,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设置中,我们除了专业课之外,还有通识课、基础课、发展指导课等课程。为什么会有其他课程呢?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,我们希望培养学生通识知识、多学科视野和用跨学科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种能力是可以随着变化而变化的。其实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,受以前应试教育的影响,再考虑未来的发展、就业、深造。所以他们很重视专业课,而对通识课却不太感兴趣,认为通识课不实用。但我印象很深的是,在19世纪,美国曾经有过一场关于通识教育到底实用不实用的争论。 当时耶鲁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,世界上还有什么学问比一个训练有素的头脑更实用,能够把他的力量转移到任何一个方面呢?其实就是提出了通识教育,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。我们知道,现代社会是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,科技进步越来越快。在这样的时代,我觉得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时候,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。我觉得这种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自主学习的能力,知识的迁移能力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大的思维能力。

评论区